甚麼是有機耕種
「有機耕作」這個名稱在近年愈為市民及農民所認識,一般我們會將其理解為「沒有使用化學農藥及化學肥料的耕作方法」。但深入點理解,「有機耕作」是一種經濟、社會和環境三方面得到平衡,透過促進生物多樣性和土壤生物活動,盡量減少外來投入,從而達到農民有足夠收入、消費者可以享受健康而優質的蔬菜和自然環境得到保育的耕種方法。
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(FAO)及世界衛生組織(WHO)所組成,以制定食物標準為工作的食物法典委員會(CODEX),於1999年訂定,在2001年修訂的《有機食品生產、加工、標籤及銷售指引》:
「有機耕種是一套整全的農業生產管理系統,它會改善農場的生態系統,包括生物多樣性、生物循環及泥中的生物活動。它強調管理操作,而非靠投入外來物料,且考慮到各地區本土系統的需要而作適應配合。它會以農業、生物或者機械方法來代替人工合成的物質以進行農耕活動。」
另外,國際有機農業聯盟的《IFOAM有機生產及加工基本標準》(2002年版),可以豐富我們對有機耕種的理解:「有機農業是一套基於一定程序的整全系統,它的結果是可持續的生態系統、安全的食物、良好的營養、動物福利與及社會公義。故此有機農業,不單只是一套容許或不容許使用某些物質的生產系統。」
有機耕作講求的是經驗和技術,生產者無論在播種時間、品種選擇、輪種計劃、生物防治等方面,都需要經過計劃並掌握作物的生長特性,才會種出健康及強壯的作物。因此,有機耕種是一門跨專業的學問,內裡包含農業、生物及環境科學等方面的知識。
資料來源: 香港有機資源中心
堆肥
堆肥就是模仿大自然的循環,將本來稱為垃圾而又能被生物降解的有機物(如落葉、枯草、動物的屍體和排泄物等)堆放在一起,提供一個合適的環境,讓各類動物及微生物以較高的速度把它們分解。過程中,被分解的有機物質會釋放出熱量、二氧化碳。最後轉化為深啡色、帶泥土氣味並含有高養分的腐殖質,稱為「堆肥」。
綠肥
是一種特別種來作肥料的作物。可以是一些生長迅速,容易腐爛的植物,更多是豆科植物。因為豆科植物的根,能夠與泥土中的固氮細菌結合,形成根瘤,將空氣中的氮吸收並保留下來,若讓豆科植物的根在泥裡分解,則儲存的氮素便能釋放出來供其他作物利用。只要在兩造作物之間下種,在下一造下種或移種前一兩星期翻入泥中即可。這樣既可壓抑雜草生長,減少雨水在前造作物收割後侵蝕泥土,又可增加泥土中的氮肥(如果是豆科植物的話),是一舉多得的肥料。適合作綠肥的植物有:三葉草、苜蓿和各類豆科植物。
資料來源: 綠田園